■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沈健
在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全局和进程中,江苏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以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24个国家教改试点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13年底,江苏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7%,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9%。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教育改革总体思路。江苏先后出台《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成立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教育现代化建设升级版,必须加强省级统筹。江苏坚持省、市、县和高校联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由县域拓展到省辖市与全省,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拓展到高等教育。同时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监测体系,每年发布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监测报告。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动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江苏充分发挥优质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等方式扶持薄弱学校,推进公办学校多形式办学。由省里组织1000所优质中小学与苏北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组织6所苏南本科院校对口支持6所苏北本科院校。支持社会力量以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推动公办职业院校依托行业企业办学。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转型发展,要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目前江苏省省、市优质园比例超过60%,在省、市优质园就读幼儿比例超过75%;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要促进高中形成自身文化和教学特色;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展中高职、本专科贯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江苏实施了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建设优势学科,在建学科达259个。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近3年省2500多个学科团队与省内近万家企业结对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数达3.2万项,对外签订技术服务合同4.7万项,成交金额达150多亿元;推动继续教育加快发展,江苏开放大学正式成立并招生,62所市、县(市、区)开放大学核准建设,“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也已经启动。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江苏不断完善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改革教师管理机制,造就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江苏率先开展五年制幼儿师范男生免费教育,力争到2020年为全省每所幼儿园培养一名男教师;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全面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制度,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培训规模年均达12万人次;深入实施“青蓝工程”“333工程”“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探索高校与企业人才合作模式,选聘266名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实施“万名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另外,江苏改革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启动小学、幼儿园正高级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评聘试点,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江苏省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79个,占全国总量的14.3%。其中包括支持英国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苏州合作设立西交利物浦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武汉大学在苏州昆山市合作设立昆山杜克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东南大学在苏州建立联合研究生院,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等3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苏州建立中法学院。
健全保障机制,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江苏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和非义务教育家庭合理分担”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现所有学段全覆盖。继2012年达到中央核定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占比目标后,2013年全省财政教育经费超过15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2014年,江苏调整14年未变的公办高校学费,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另外,江苏以硬件建设为突破口,开展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创建,98个县(市、区)通过省级评估,深入实施了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加强“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启动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
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内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