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为了促进学分银行建设领域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由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和《终身教育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学分银行建设推进研究论坛”,采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的方式召开。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4位学分银行建设和教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崔新有、江苏省教育厅语言文字与继续教育处副处长王嵘和调研员张晓彦,以及浙江开放大学副校长卢文辉,福建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正光、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蔡大鹏,河南开放大学副校长孔凡士,辽宁开放大学副校长李冬青,成都开放大学副校长曾垂刚,广西开放大学副校长刘绍英、青海开放大学副校长刘青、新疆开放大学副校长崔军分别在线下线上出席了本次论坛。全国学分银行建设进展调查参与单位、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合作联盟单位以及分行试建单位等200余家单位线上参与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江苏开放大学副校长吴忠宁主持。
图一
图二
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崔新有教授在致辞中代表江苏开放大学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介绍了江苏开放大学的建设成果以及学分银行实践探索取得的显著进展,期待论坛凝聚各方智慧,促进认识深化,推动实践深入。
王嵘副处长充分肯定了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一系列建设成绩。他指出,下一步江苏将持续推进学分银行建设,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不断丰富学分银行内涵,创新学习成果大数据应用,深化学习成果在多种场景下的协同创新,不断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意愿和需求,推动实现全社会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
图三
专家论坛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兼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韩民研究员围绕学分银行的制度建设、立法保障、建设路径以及组织体系架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认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总体还处于尝试探索的初期阶段,并提出未来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立法、提升学分银行自身能力等手段进一步推动学分银行的探索深度与广度。
图四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围绕学分银行的性质与建设策略,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学术性与行政性、服务性与管控性三对关系或矛盾展开论述,并针对三对关系的矛盾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学分银行治理架构、明确业务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以及提升技术支持保障能力的建设策略。
图五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院长张伟远教授基于新职教法的出台,围绕学分银行的发展方向、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挑战和对策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建议完善制度体系、设立跨部门专门领导机构、建立公开监管机制、鼓励社会全面参与和加强国际交流。同时张教授也对《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解读,对《中国学分银行建设发展报告》提出了建议。
图六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科研处副处长王海东研究员总结了目前全国学分银行探索的进展,认为学分银行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格局性变化,全面拓展了个人的学习活动,导向学生学习流动机制,推动学校学分制改革,转向更为宽松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制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设计学习成果导向的教学方案,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校课程,并结合“十四五”规划展望了未来5-10年学分银行的发展方向。
图七
在专家线上面对面环节,各位专家围绕现场以及线上参会人员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提供了多元的解决方案。崔新有在总结中指出,学分银行建设目前已经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下一步改革的方向需要广大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引,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围绕学分银行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指导实践部门开展工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根据。
图八
会上,线上和线下的参会代表们通过扫描二维码填写邮寄地址申领了2021年度的中国学分银行建设进展调查报告。会议期间,最高有250个端口同步在线参与了论坛。
(文: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纪梦超 /图:宣传部 丁苏怡,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祝珊珊)